【前言】
2025,作为企业管人员,是不是心里有些慌乱?
40年的高增长好像过眼云烟,而中国面对的地缘政治又非常不是让人安心。
如何办?
本网特邀请凯索咨询的首席专家张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向应对低增长和不确定性的日企学习系列,供您参考。
因为我们现在的情况跟日本企业有太多的类似,看看别人如果熬过,想想我们自己如何应对!
过去30年间,日本经济经历了剧烈起伏,但日本企业却在低增长、低内需环境下,采用精细化管理、出海国际化、布局二次曲线、大胆转型、深化技术研发、改革公司治理等办法成功突围,实现了跨周期发展,最终涌现出一批基业长青的百年家族企业。它们应对经济下行和巨大不确定性的发展策略,无疑可为正在面临相似挑战的中国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日本过去30年间面临的低经济增速局面,与中国目前情况有相似之处。1993-2023的30年间,日本GDP平均增速低至0.6%左右,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也已从两位数降低到了4%-5%左右。
第二,日本走过了“工业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及个性化-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的转型历程,工业化社会追求的是效益、效率和生产力;信息化社会主要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设备的高性能与多功能实现发展;而在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大众需求逐渐转向情感、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从而推动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增长。在AI和生命科技时代,更是将科技应用推向一个新高度。而中国企业也将面临类似新业务发展曲线。
第三,和日本一样,中国社会也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女化压力。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红利消失,这给日本企业带来过巨大考验,也是中国企业即将迎接的未来。
第四,过去30年间,日本经济历经多次危机。包括1970-1980年间的石油危机,导致日本制造业成本高企;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国内需求锐减加上日元升值,加剧了日企出口劣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代又面临频繁的国际贸易争端以及原材料价格和海运费波动,也对出口带来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以及2019年-2022年新冠疫情都对日本企业经营带来冲击。
我们进入正文吧:
精益管理、技术创新、客户聚焦、全球化布局、社会责任和灵活应变
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1990年代至2020年代)期间,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和通缩状态,许多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然而,一些中小企业通过灵活应变、创新和精益管理等策略,成功在逆境中生存并发展壮大。以下是日本中小企业在“失去的三十年”中应对低增长和不确定性的具体实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它们如何借鉴百年日企的经验并实现突破。
1、小玉制作所(Tama Seiko):精益生产与专注细分市场
背景:小玉制作所是一家小型精密零件制造商,员工仅50人左右。
应对策略:
引入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
专注于高精度、小批量的定制化零件生产,避开与大企业的直接竞争。
成果:在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小玉制作所通过精益管理和专注细分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率,并成为多家大型企业的长期供应商。
2、中村留精密工业(Nakamura-Tome Precision Industry):技术创新与全球化
背景:中村留精密工业是一家中小型机床制造商。
应对策略:
开发高精度、多功能的复合加工机床,满足汽车和航空行业的需求。
通过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设立销售和服务网点,开拓海外市场。
成果:在“失去的三十年”期间,中村留的海外销售额占比超过50%,成为其增长的重要动力。
3、伊那食品工业(Ina Food Industry):环保与社会责任
背景:伊那食品工业是一家生产琼脂(食品添加剂)的中小企业。
应对策略:
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例如为当地学校提供环保教育。
成果:在经济低增长的环境中,伊那食品工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和社会责任实践,保持了稳定的市场份额。
4、小林制药(Kobayashi Pharmaceutical):产品创新与客户聚焦
背景:小林制药是一家以生产日用消费品为主的中型企业。
应对策略:
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例如清凉喷雾、除臭剂和功能性饮料。
注重倾听消费者反馈,快速调整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
成果:在“失去的三十年”期间,小林制药通过创新和客户导向的策略,实现了销售额的持续增长。
5、大和房屋工业(Daiwa House Industry):多元化与数字化转型
背景:大和房屋工业是一家以住宅建设为主的中型企业。
应对策略:
从传统的住宅建设扩展到物流设施、数据中心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
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高效率。
成果: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大和房屋工业通过多元化和数字化转型,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6、丸井织物(Marui Orimono):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
背景:丸井织物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小型纺织企业。
应对策略:
将传统纺织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推出高端时尚面料。
通过讲述百年工艺的历史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成果:在低增长的市场环境中,丸井织物通过差异化竞争,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率。
7、山田化学工业(Yamada Chemical Industry):专注细分市场与客户定制
背景:山田化学工业是一家生产特殊化学品的中小企业。
应对策略:
专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特殊化学品,例如用于电子和医药行业的精细化学品。
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成果:在“失去的三十年”期间,公司通过专注细分市场和客户定制服务,保持了稳定的订单量。
8、富士通将军(Fujitsu General):节能环保与全球化
背景:富士通将军是一家生产空调和家电的中型企业。
应对策略:
开发节能型空调产品,满足全球市场对环保家电的需求。
在东南亚、印度和中东等新兴市场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成果:在低增长的市场环境中,富士通将军通过节能产品和全球化布局,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
9、三谷食品(Mitani Food):本地化与品牌升级
背景:三谷食品是一家生产调味品和食品的中小企业。
应对策略:
根据不同地区的口味偏好,推出定制化产品,例如为中国市场开发低盐酱油。
通过包装设计和品牌故事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
成果:在“失去的三十年”期间,三谷食品通过本地化和品牌升级,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
10、大和精工(Daiwa Seiko):灵活应变与客户关系管理
背景:大和精工是一家生产工业零部件的中小企业。
应对策略:
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降低运营风险。
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定期沟通和定制化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成果:在低增长的市场环境中,大和精工通过灵活应变和客户关系管理,保持了稳定的订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