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作为企业管人员,是不是心里有些慌乱?
40年的高增长好像过眼云烟,而中国面对的地缘政治又非常不是让人安心。
如何办?
本网特邀请凯索咨询的首席专家张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向应对低增长和不确定性的日企学习系列,供您参考。
因为我们现在的情况跟日本企业有太多的类似,看看别人如果熬过,想想我们自己如何应对!
过去30年间,日本经济经历了剧烈起伏,但日本企业却在低增长、低内需环境下,采用精细化管理、出海国际化、布局二次曲线、大胆转型、深化技术研发、改革公司治理等办法成功突围,实现了跨周期发展,最终涌现出一批基业长青的百年家族企业。它们应对经济下行和巨大不确定性的发展策略,无疑可为正在面临相似挑战的中国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日本过去30年间面临的低经济增速局面,与中国目前情况有相似之处。1993-2023的30年间,日本GDP平均增速低至0.6%左右,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也已从两位数降低到了4%-5%左右。
第二,日本走过了“工业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及个性化-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的转型历程,工业化社会追求的是效益、效率和生产力;信息化社会主要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设备的高性能与多功能实现发展;而在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大众需求逐渐转向情感、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从而推动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增长。在AI和生命科技时代,更是将科技应用推向一个新高度。而中国企业也将面临类似新业务发展曲线。
第三,和日本一样,中国社会也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女化压力。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红利消失,这给日本企业带来过巨大考验,也是中国企业即将迎接的未来。
第四,过去30年间,日本经济历经多次危机。包括1970-1980年间的石油危机,导致日本制造业成本高企;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国内需求锐减加上日元升值,加剧了日企出口劣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代又面临频繁的国际贸易争端以及原材料价格和海运费波动,也对出口带来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以及2019年-2022年新冠疫情都对日本企业经营带来冲击。
我们进入正文吧:
消除浪费、准时制生产、自动化、持续改进、标准化工作、价值流图、5S管理、全员参与、快速换模和可视化管理
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起源于日本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是一种以消除浪费、提高效率为核心的管理哲学。日本企业在精益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精益管理的要点及具体操作:
1、消除浪费(Muda)
要点:识别并消除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浪费,以提高效率。
具体操作:
通过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分析流程,识别浪费。
使用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优化工作环境,减少浪费。
七大浪费:丰田定义了七大浪费,包括:
实施方法:
过度生产:生产超过需求的产品。
等待:人员或设备闲置。
运输:不必要的物料搬运。
过度加工:超出客户需求的加工。
库存:过多的原材料或成品库存。
动作:不必要的员工动作。
缺陷:生产不合格品。
2、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 JIT)
要点: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具体操作:
拉动式生产:根据客户需求拉动生产,避免过度生产。
看板系统:使用看板(Kanban)卡片传递生产指令,确保物料和信息的流动。
小批量生产:减少批量大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灵活性。
案例:
丰田通过JIT系统,将库存降到最低,同时确保生产线的高效运转。
3、自动化(Jidoka)
要点:在设备或流程中内置自动检测和停止功能,防止缺陷流入下一环节。
具体操作:
自动化设备:使用带有自动检测功能的设备,发现问题时自动停止。
人机分离:将人的工作与机器的工作分离,提高效率。
快速响应:发现问题时,立即停止生产并解决问题。
案例:
丰田在生产线上安装了自动检测设备,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4、持续改进(Kaizen)
要点: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持续优化流程和产品。
具体操作:
员工参与: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参与实施。
PDCA循环: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的循环,持续改进。
改善活动:定期组织改善活动,例如质量圈(Quality Circle)和改善周(Kaizen Week)。
案例:
丰田通过Kaizen活动,每年节省大量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5、标准化工作
要点: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确保质量和效率。
具体操作: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每个工序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培训员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按照标准操作。
持续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标准化流程。
案例:
丰田通过标准化工作,确保每个员工都能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
6、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 VSM)
要点:通过可视化工具分析整个价值流,识别改进机会。
具体操作:
绘制当前状态图:记录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流程。
识别浪费:分析当前状态图,识别浪费环节。
设计未来状态图:制定优化后的流程,并实施改进。
案例:
丰田通过VSM分析,优化了生产流程,缩短了交付周期。
7、5S管理
要点: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步骤,优化工作环境。
具体操作:
整理(Seiri):区分必要和不必要的物品,清除不必要的物品。
整顿(Seiton):将必要的物品按使用频率和顺序摆放。
清扫(Seiso):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清洁(Seiketsu):制定清洁标准,确保长期保持。
素养(Shitsuke):培养员工遵守规则的习惯。
案例:
丰田通过5S管理,提高了工作环境的效率和安全性。
8、全员参与
要点:鼓励所有员工参与精益管理,发挥集体智慧。
具体操作: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精益管理的培训。
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
团队协作: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案例:
丰田通过全员参与,每年收到大量员工改进建议,并成功实施。
9、快速换模(SMED)
要点:缩短设备换模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操作:
区分内部和外部作业:将换模作业分为内部(需停机)和外部(不需停机)两部分。
优化内部作业:通过标准化和工具改进,缩短内部作业时间。
并行作业:通过多人协作,同时进行换模作业。
案例:
丰田通过SMED,将换模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几分钟。
10、可视化管理
要点:通过可视化工具,使问题一目了然。
具体操作:
看板:使用看板显示生产进度和问题。
指示灯:使用指示灯(Andon)显示设备状态。
图表和标识:通过图表和标识,展示关键指标和流程。
案例:
丰田通过可视化管理,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