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艰难,企业的日子这几年都不好过。
降本增效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企业的成本到底包括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降本增效? 不同风格的中日美企业有什么不同的降本增效绝招呢?
我个人的建议就是:
---菩萨心肠,霹雳手段!
看大局、大数管理;
看现实,忍痛割爱;
看先进,削足适履。
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首先,看看企业成本。
除了决策成本和运营成本外,通常还包括沟通成本。
决策成本:
方向错了,就南辕北辙了。决策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成本之一,它涉及企业在做出经营决策时需要考虑和运用的各种专项成本。这些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差别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等,它们都是根据预测估算出来的、尚未发生的未来成本。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长期发展。
运营成本:
一个个环节的去扣成本吧。运营成本是企业为了维持正常运营所需的全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租金及设备折旧、税费及其他固定支出等。这些成本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和控制的部分。
沟通成本: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与关系,就有信息失真,就要主动被动的沟通。沟通成本是指企业在内部或外部进行沟通时所产生的成本。这包括直接的时间成本,即沟通所需的时间;沟通不利的或有损失,如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冲突和效率低下;以及沟通之于企业良性成长的价值,即过高的沟通成本可能导致企业的内耗和效率低下。因此,优化沟通流程、提高沟通效率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仅仅先沟通过降低成本来达到企业收入增效的目的是很难的,因为我们需要真正理解降本增效的含义。
其次,什么是真正的“降本增效”
它是企业管理和运营中的核心目标之一,但其真实含义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削减成本或提高效率,而是一种系统性、战略性的优化过程。
1. 降本:不仅仅是削减成本,而是优化资源配置
真实含义:
降本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而不是一味地减少开支。
通过科学分析成本结构,识别低效环节,将资源投入到高价值领域。
深层逻辑:
避免“一刀切”式的成本削减,否则可能损害核心业务或长期竞争力。
例如,减少低效的营销支出,但增加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2. 增效:不仅仅是提高效率,而是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真实含义:
增效的核心在于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加快速度或减少时间。
通过优化流程、技术和人力配置,实现更高的产出质量和经济效益。
深层逻辑:
效率提升应以价值为导向,避免为了效率而牺牲质量或客户体验。
例如,通过自动化技术减少人工操作,同时提升产品一致性和客户满意度。
3. 系统性:降本与增效的协同作用
真实含义:
降本与增效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孤立看待。
降本为增效提供资源空间,增效为降本创造更多可能性。
深层逻辑:
例如,通过引入新技术(如AI、自动化)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同时提高交付效率。
4. 战略性: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真实含义:
降本增效不仅是短期目标,更是长期战略。
需要在短期成本控制和长期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
深层逻辑:
例如,短期内减少非核心业务支出,但长期投资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通过长期投入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在未来实现更大的成本优势和效率提升。
5. 数据驱动:科学决策与持续优化
真实含义:
降本增效需要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而不是凭经验或直觉。
通过数据分析识别问题,制定优化方案,并持续跟踪效果。
深层逻辑: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精准投放资源,减少浪费。
通过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发现低效环节并快速调整。
6. 文化导向:全员参与与持续改进
真实含义:
降本增效不仅是管理层的责任,而是需要全员参与。
建立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提出优化建议。
深层逻辑:
例如,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发现并解决低效问题。
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支持降本增效目标。
7. 客户导向:以客户价值为核心
真实含义:
降本增效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客户价值,而不是单纯追求内部效率。
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或服务。
深层逻辑:
例如,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产品成本,同时保持或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忠诚度。
8. 创新驱动:通过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真实含义:
降本增效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流程实现突破性优化。
深层逻辑:
例如,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效率。
通过共享经济模式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浪费。
最后,真正的成本杀手到底如何出招?
我们一起看看马斯克如何降低成本的。
1、质疑需求与精简设计:
马斯克鼓励员工质疑每一条规则和预设要求,通过这种方法,SpaceX能够发现并优化冗余或不必要的部件,如用低成本的插销替代高价的NASA门闩。
在产品设计上,他强调精简和去除冗余,如SpaceX精简火箭设计,去除冗余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加快了生产速度。
2、小规模试错与关键指标监控:
马斯克提倡小规模试错,通过不断试验和调整来找到最优解,同时盯住关键指标,如火箭的单位成本推力,以最大化成本效益。
3、垂直整合与自给自足:
他倾向于通过垂直整合来减少外购件采购,自己生产关键部件,从而掌握质量、成本和供应链。例如,特斯拉和SpaceX都努力自己生产尽可能多的关键部件。
4、优化材料与工艺:
马斯克注重优化生产材料和工艺,以降低制造成本。例如,特斯拉使用高压铸造机将融化的铝注入冷铸模具,减少了底盘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5、降低白痴指数高的零部件成本:
他引入了“白痴指数”概念,即某个制成品的价格除以其基本材料的成本。对于白痴指数高的零部件,马斯克会深入分析并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
减掉不必要的零部件:
马斯克强调减掉所有可能不必要的零部件,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6、寻找低成本替代品:
他积极寻找并替换高成本的零部件和材料,如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坚持使用成本较低的摄像头而非雷达传感器。
7、严格的成本控制与激励措施:
马斯克对公司的每一项开支都进行细致入微的审视,倾向于过度削减以避免浪费。他还通过取消免费早餐麦片等措施来激励员工关注成本。
8、结果导向的激励合同:
在SpaceX,他开创了基于发射结果的固定价格合同,允许私营公司掌握火箭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